其他
杭州绿色生态城市河道 共创和谐共生的沿河人居环境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杭州建设 Author 点击关注
2016年以来,杭州市区河道整治提升工程围绕绿色、生态主题,以水质改善、防洪排涝为重点,推进小片区循环整治、截污纳管、断头河打通、海绵城市技术应用,基本形成“协调、绿色、开发、共享”城市河网,生态环境效益充分显现。
防洪排涝能力明显提升
骨干防洪河道、界河整治和规划断头河打通,实现区域河道联网成片,与河道同步新建主要排涝、配水设施,在科学有效利用引配水资源的基础上,为“配水覆盖所有区域”提供条件。
“十三五”期间,打通6条断头河,新(改)建闸站13座。江北基本形成“钱塘江(上游)—运西河网—运河—上塘河—钱塘江(下游)”,江南基本形成“钱塘江(上游)—萧绍平原水系—钱塘江(下游)”的杭州城区河网水体循环系统。
主城区河道通过整治,铁路绿带河、园中河、李佛桥河、机场北港等6条断头河贯通,实现了备塘河、五号港、隽家塘河、四号浦、长山直河等骨干河道基本畅通,解决了区域防洪排涝突出问题。
河道水质明显改善
开展河道水生态综合治理,应用生态治理技术提升河道水体的自净能力,市区绕城范围内河道全部消除黑臭,区域水质得到改善。
景观综合功能有效拓展
“十三五”期间,河道整治充分拓展其综合性能,新增绿化130万平方米,形成独居江南韵味的城市文化景观带;新增滨河慢行系统75公里,城区滨河慢行系统骨干网络基本形成;水上交通网络基本成形,丰富市民出行方式,增加了水上活动的趣味性。
经过整治,主城区骨干通航网络基本形成,可通行客船河道航线总长度已有44.4公里,开通水上公交线路总里程约63公里。
周边地块价值得到挖掘
在河道综保工程中,根据河道的性质、路径、地理位置、滨河建筑,结合城市发展规划,因地制宜,使河道真正焕发活力,与城市生活融汇一处,从而发掘周边地块潜在商业价值,形成了一批有较高商业价值的特色街区,如胜利河美食街等。
通过河道整治,构建城市滨水空间、设置博物馆等文化类建筑、打造主题公园、在河湖水系周边绿地及桥下空间布置观赏和游憩设施,使水景观得到丰富,拉近了居民与河道的距离,增加了居民的亲水性。
建管体系标准化国家认可
2018年10月,“杭州市城市河道生态建设管理标准化试点”通过国家级标准化试点(示范)项目验收,形成城市河道建设与管理标准体系,为建设生态文明新窗口提供“杭州样本”。
一起来看看“十三五”期间河道整治成果吧!
备塘河整治提升工程 全长12公里,贯穿下城、江干两区,跨越文晖、石桥、三里亭、笕桥、丁桥等区域,是杭州水系中的重要河流。整治工程从东新河到石大线,全长5.82公里。
东新河口
下塘河整治提升工程
位于拱墅区石祥路以北,西起热水港河,东至上塘河,全长约3.2公里,通过金家堰闸与上塘河沟通。整治工程突出防洪排涝与城市景观提升,包括水质改善、桥梁建设、贯通慢行系统、景观绿化提升、亮灯工程等内容。
象山浦整治提升工程 象山浦(杭富路-九溪闸)河道西南起杭富路,东北至九溪闸,按2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。全长约4.7公里。
铁路绿带河建设提升工程 铁路绿带河(又名长浜河)(石桥河—沈家河),位于下城区东新单元,南起石桥河北至沈家河,全长约730米。河道宽度16米,全部为新开挖河道,开挖土方量5.1万立方米,新建驳坎1460米,绿化1.6万平方米,园路500米。
铁路绿带河整治前
铁路绿带河整治后
李佛桥河整治提升工程 李佛桥河二期西起李佛桥,东至电厂热水河,全长约860米,宽约15米,两侧绿化宽度各15米。
通过沿河绿化,突出春秋、兼顾四季,主打特色海棠。驳岸采用水上直立式护岸,将铁路记忆与产业文化相结合、置入代表性的景观文化小品。新建公厕及城管驿站约100平方米,新建闸站1座。
园中河(西塘河—余杭区界)整治提升工程 起于西塘河,终于祥盛路与杭行路交叉口,总长约1.4公里,其中河道新建段550米,水域面积约16800平方米。景观总设计面积约27507平方米,绿化设计面积20516平方米,其中新建段绿化设计面积约12278平方米,提升改造段绿化设计面积约8238平方米。
(杭州市建委 供稿)